此轮硅片降价原因是什么降价幅度达10%左右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22-01-12 14:17 阅读量:16697
龙头企业的产品定价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作用最近几天,硅片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相继下调硅片报价,降价幅度达10%左右此轮硅片降价原因是什么是去库存还是打价格战规范行业健康发展需要补齐哪些短板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创新所副所长李锋
多重因素推动降价
记者:近一年多来,硅料涨价,硅片涨价,电池涨价,组件涨价光伏产业各环节轮番涨价如今,龙头企业却开始调低硅片价格,原因是什么
李锋: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成本高企抑制终端需求,硅片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伴随着存量企业扩大硅片产能,增量企业布局硅片生产,以及硅片价格大幅上涨带来需求下降,硅片供需关系迎来拐点,供给开始大于需求,并呈扩大趋势同时,硅料价格飙涨叠加能耗双控,电力供应紧张导致的限电影响,光伏产业的电池和组件等环节承压较大,开工率明显下降,对硅片需求降低
隆基股份与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5家企业于2021年9月3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光伏组件市场健康发展的联合呼吁》称,组件企业很多已签订的订单将陷入亏损,产能达产率不超过70%,呼吁抑制无序涨价同时,电池和组件企业开工率下降直接推动硅片企业降低开工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调研10家单晶硅片企业发现,个别企业开工率降至50%
同时,由于2021年产业链上游价格高企,大部分下游买家和终端企业处于观望状态业内普遍预计,2021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在55GW至65GW,但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25.56GW,远低于行业预期,四季度光伏抢装潮也未如期而至若光伏组件价格继续维持在2元/W以上,很多组件企业难以承受,硅片需求还会进一步下降
二是在硅料价格大涨的情况下,上下游产业价格传导效果显现。
2020年5月,硅料价格曾一度跌破6万元/吨,但此后开始步入上行周期,一直到2021年7月才出现高位回调,成交均价仍在21万元/吨左右,之后成交价继续上涨,2021年11月升到26.5万元/吨,在一年半的时间内翻了两番。11月30日,光伏龙头隆基股份调整了单晶硅片的官方报价,各尺寸硅片价格下降了0.14元/片~0.67元/片,降幅为2%至9.8%。
硅料价格大涨带动硅料企业扩张产能,还吸引其他行业企业投资目前正在扩产和投资的硅料项目将在2023年集中投产,硅料价格未来几年有可能出现大幅回调此轮硅片降价,也是对硅料价格基本见顶的提前反应
未来有望回归平稳
李锋:目前,硅料价格维持在23万元/吨左右,由于硅片降价对企业利润率影响明显,在硅料价格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企业持续降低硅片价格的可能性不大。
隆基股份和中环股份的调价,主要还是源于硅片产能扩张与下游企业惜购,是硅片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上下游价格传导和价格周期性波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次硅片价格下降既是对下游组件需求放缓的应对,也是对上游硅料价格上涨的限制,有利于光伏产业链价格的合理化
伴随着硅片价格走低,电池,组件企业的盈利压力有望缓解,可以有效推动下游企业收益率提升当硅片价格回归合理区间,组件企业开工率将会逐步回升,有利于行业持续发展
促进产业链企业共赢
记者:如何降低硅片价格波动对行业的影响。过去几年,上游硅片企业产能扩张速度之快,令市场投资者担忧产能过剩以致竞争“惨烈”。
李锋:应引导硅片价格平稳下行,避免短期大幅下滑,提升硅片企业生产积极性。。
从硅片端来看,硅片利润率不高所以,尽管硅片价格高企,但硅片企业生产积极性并不高,而硅料价格上涨还给硅片企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隆基股份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增长18.87%,利润增幅远低于营业收入增幅
推动硅料价格适当下调,与硅片价格下降形成联动效应,避免硅料企业未来受到较大冲击此前,通威股份,大全新能源,新特能源和保利协鑫等硅料龙头企业从2017年开始连续两年快速扩产,导致供过于求,硅料价格不到两年时间下降50%以上以此为鉴,如果硅料价格未来步入快速下行通道,扩产和新投产企业将面临较大风险
支持企业协同发展,共建利益共享的产业链,促进上中下游企业实现共赢2021年硅料新增产能大幅减少,叠加硅片产能大规模增加,推动硅料价格猛涨,不断拉高硅片价格,持续推高光伏发电成本,最终抑制了终端的光伏装机需求,不利于光伏产业持续发展
光伏作为重要的清洁低碳能源,在国家实施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需要引导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企业协同发展,降低硅片价格下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共同推动光伏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携手攻关硅料,硅片,电池和组件等环节的关键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支持企业与高职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有机衔接,相互促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