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通湖“吃饭粮”守护者的“禾下”致富梦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1-10-21 02:58 阅读量:7621
“谌叔,按第一波秋粮收割情况看,今年秋粮收储预计要超往年的一倍,您赶紧再叫几个工友,把这几间空余仓库整理出来.......”10月17日,在湖南益阳大通湖区金盆镇大东口村烘干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刘卫正抢抓阴雨天气,调配基地力量,为秋粮收储打好提前“预备战”。
眼下正值洞庭湖区秋粮收割的季节,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刘卫合作社的烘干房提前进入“忙碌状态”。为解决种植散户收割难、存储难的问题,他创新合作社“产销”模式,为农户提供收割、烘干、收购、农闲灵活就业等多样服务,减少秋粮丰收后的耗损,确保每块稻田的稻谷都能“颗粒归仓”,实现农户丰产增收两不误。
今年43岁的刘卫,是大东口村的“双季稻”种植行家,20多年来扎根于“稻”和“田”之间,亲历着洞庭湖区水稻种植的“进阶”变迁,见证着“吃饭粮”由“吃饱”到“吃好”的转变。于刘卫而言,“吃饭粮”不单单能填饱肚子,更是一辈子坚守的事业。
18岁高中毕业后,刘卫开始接触水稻种植,每天跟随父辈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一年四季辛苦劳作,换来的却只是全家人的“温饱”。为改变生存条件,村里不少人开始在田里套种多样经济作物,提高亩产量,而刘卫却选择坚持种植水稻,牢守“吃饭粮”。
为了让稻田产值更高,刘卫紧跟国家粮食政策,从稻种、管护、销售三方面着手,在农闲时阅览大量水稻种植技术书籍和学习各类最新农机操作,通过生态管护和全程机械化,减少成本,科学提升水稻产量产值。在安州区花桥镇一座青山绿水的美丽山庄里,伴随着百万只蛋鸡的阵阵鸣叫,一幅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画卷映入人们的眼帘。由于常年的坚持与苦学,20年间刘卫从村里的水稻种植“钉子户”变成了区域内外有名的水稻种植“专家”和农业致富“领军人”。
为提升更多种粮户的信心,进一步扩大“吃饭粮”种植面积。2014年,刘卫在村里成立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1700亩水稻进行集中管护,并为种植散户提供机耕、机插、机收、机种等农业机械化全程“托管”服务,同时定期为有需求的种植户进行农业机械的使用、操作、保养等行业技术的交流、学习培训。
有了技术保证,大东口村内的双季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将自家稻田交由合作社“托管”,全程机械化操作,在提升劳作效率的同时也为农户灵活就业提供更多可能。
“家中9亩地以每亩800元的价流转给了合作社,剩余5分田的‘口粮’种植也交由了合作社全程托管,合作社农忙旺季就来‘帮忙’,每天赚取200至400元不等的工资。”今年52岁的谌寿凡曾经因病致贫,一直生活在贫困边缘。在这里,省人大代表,安州区人大代表四川盛康蛋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玉华,把小鸡蛋变成大产业,带领周边群众发展致富,交出了履职的漂亮答卷。。2015年恢复劳动力后,开始重新捡起农耕生活,尽管辛勤劳作,仍未改变一家人贫困状态。
为了让更多贫困对象享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红利”,2017年,刘卫对全村82名水稻种植贫困对象给予了“托管”帮扶,并长期提供“灵活就业”机会。谌寿凡作为帮扶对象,被聘用为合作社的长工,并同步接受着“托管”、农机培训等服务,在国家好政策和合作社的帮扶下,谌寿凡如期脱贫,实现了在家门口端着“吃饭粮”、过上了好日子的美好愿景。
为了带领更多人迈入小康路,2021年刘卫进行了全新尝试,年初聘请专家,对所有稻田进行了土质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配土测方”,科学配比施肥,减少10%的施肥量,同时增购一台最新无人机,对秋收后的稻田进行绿肥撒播,生态培土提高来年土壤肥力,全力提升“吃饭粮”安全指数。
“今年的秋粮不仅颗粒饱满,亩产量比去年平均高了一倍,价格走势也喜人,实践证明这样的生态模式可行,明年可复制推广,‘禾下’致富不再是梦......”看着收储仓内已烘干的700吨秋粮,作为“吃饭粮”的守护者,刘卫更坚定了那份坚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